
年初看的是《1Q84》,至年底看的是第三集,前後好像有了呼應。許多讀者急忙解構村上春樹的報局用意,誓要把《1Q84》與奧威爾的《1984》串連起來,或者提醒大家,小說把日本人最忌諱的事重提,把日皇裕仁與「日本黑暗的陰霾時代」和「法西斯主義大行其道」串連起來,又涉獵到1960年第一次安保鬥爭。
我沒有看過《1984》,對日本史和文化連皮毛認知談不上,只單純地看《1Q84》,我覺得那是極浪漫的愛情小說。
在現實生活中沒法與他/她一起,誰都會幻想有另一個次元的空間,經歷了許多困難和巧合,青豆終於與天吾重逢,他握着她的手,她伏在他胸口傾聽心跳聲。最終回,兩人在能夠朓望月亮的房間中,來一場完美的結合。
正因為在真正的1984年,青豆與天吾不可能在一起,才要創造《1Q84》的場景,所有死亡,所有的悲歡離合,都是為他倆重逢舖設出來的踏腳石。這該應不是現實的故事,應是絕望的人,關於來生的希冀投影。走到下個街角拐一彎,也許真的可以碰見他,正因為有這種奢望,人才有生存下去的勇氣。
《1Q84》1-3村上春樹
《走過死蔭的樹下》莊紹賢
《潮池》區家麟
《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》孫隆基
《順長江,水流殘月》章貽和
《敲打天堂的門,古巴》美玲、芳子
《情是何物》何炘基
《半生緣》張愛玲
《不合理的行為》Don Mccullin
《在土星的光環下》貝嶺
《盛世》陳冠中
《金錢師》2 黃洋達
《地產霸權》潘慧嫻
跨年讀物:
《蘭妮‧萊芬斯坦回憶錄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