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因為老眼昏花看錯另一套片的開場時間,又不想呆等幾個鐘,才會選看這套最快開場的電影,誰知反而錯有錯著,慶幸沒有錯過這套好戲,心裡又不禁埋怨為甚麼製作者不替電影改個更好的名字?改錯名衰過生壞命,也不能怪戲迷望姨媽卻步。
對文革沒有認識,或者太有認識的觀眾,大概都不會覺得電影好看,這正好解釋了為何這片的口碑和票房都不太理想。真的不用知太多,只需明白文革期間,許多居於城市的知識青年被迫上山下鄉參與勞動,大好青春就耗費在無聊的鬥爭中,然後愛國激情化作蒼白的愛情,胡裡胡塗地在鄉間成了家。
當文革過去了,不少知青拋妻棄夫回到城市,拼博半生後,男的情況尚不知道,可能另有家室還成了大款;女的就是姨媽般的女人──高傲寂寞的怨婦。
片中的姨媽就是文革遺留的受害者,她本身就是悲劇人物,對任何事物都留守一道防線,對外甥固然斤斤計較,遇到心儀的男子時亦十分謹慎,同情可憐女人時亦有重重戒心。可惜她最終敵不過寞寂,跟周潤發上了床也丟了財,落得人財兩空後還摔了一跤,就這樣遺失了尊嚴與求生能力,才又想起還有塵封多時的女兒和丈夫,於是回到東北鞍山那個內裡殘缺的家。
姨媽在晚上離開上海,璀璨的都市燈光在久石讓的音樂中逐漸變消失,意境很宮崎駿。從那一刻起,原本自信滿滿的姨媽,眼神失了了光彩,生命變成只是單純的生存,而不得生活了。
片中的角色都各有遺憾,沒有一個是典型的幸福人,到底周潤發是不是騙子呢?真相並不重要,因為一切都顯得那麼真實,現實版的戲碼每天仍在國內上演,內地同胞才不願花錢看身邊發生的事,所以不叫好叫座是必然的事。
其實劇中的演員都做得很好很好,司琴高娃固然一絕,發哥的角色都非常傳神,很多少動作都入型入格,連趙薇都能放下身段演得好放,劇情和演員都值得細味,這兩個小時花得很有價值。